Phoebe Bridgers
Punisher
她的音樂精湛地捕捉日常生活中一個個畫面,透過幾個音符與和弦,流淌過你我的身體;宛如公路電影中,獨自一人馳騁於被夕陽染橘的荒涼大路上,有點寂寞、有點哀傷,卻也同時伴隨著窗外美不勝收的景色。
I've been playing dead my whole life
—— I See YouPhoebe Bridgers
你有過這樣的感受嗎?擁有渴望的一切,卻依舊感到麻木;抬頭看著絕美的晚霞,卻什麼都感覺不到;身在擁擠的人群中,嘴角笑著心卻是空的。有時候,光是「存在」本身就是種煎熬吧。沒有原因、也沒有解藥,只能設法抓著生命中的一塊塊碎片,拼湊出自己的輪廓,才不至於漫無目的。如果你也有過這樣的感受,那你該聽聽 Phoebe Bridgers 的《Punisher》。你會發現,這樣的感受,不過是現代人共有的哀傷。
憑藉著 2017 年備受好評的首張專輯《Stranger in the Alps》,Phoebe Bridgers 成為了備受矚目的獨立新聲。在那之後,她逐漸擴展人脈,組織出屬於她的音樂小團體。她與獨立搖滾歌手 Lucy Dacus 和 Julien Baker 組成了樂團 Boygenius,發行了 EP《boygenius》;與樂團 Bright Eyes 的主唱 Conor Oberst 組成 Better Oblivion Community Center,發行專輯《Better Oblivion Community Center》;與 Fiona Apple 合作發行公益單曲〈7 O’Clock News/ Silent Night〉,並和 The 1975 在〈Jesus Christ 2005 God Bless America〉中合作。
這些創作經驗不僅激發出她音樂的更多面向,也讓她結識多位知心好友。Lucy Dacus、Julien Baker 和 Conor Oberst 皆參與了《Punisher》的創作和演唱;而 Fiona Apple 和 The 1975 則讓她從合作的過程中學習到創作的不同形式,使她在與其他音樂人合作時不那麼拘謹,能更坦然地表達自己的看法。也因如此,與她的首張專輯相比,《Punisher》中的悲傷不再壓抑。Phoebe 舉重若輕,從容地描繪她憂鬱的日常,用淡淡的口吻訴說著無以名狀的悲傷。
And when I grow up
I'm gonna look up
From my phone and see my life
And it's gonna be just like my recurring dream
—— Garden SongPhoebe Bridgers
「當我長大,我將從我的手機上看到我的人生,就像是我那反覆發生的夢境」,Phoebe 在〈Garden Song〉中這麼唱道。就像這張專輯,不是一個個獨立的片段,反而像是一趟旅程;而一首首歌則是車窗外一閃即逝、跑馬燈般的畫面。縱使擁有一切卻仍舊麻木,這首歌是由她巡演期間的種種惡夢拼湊而成的。編曲中的吉他輕輕柔柔的,她的嗓音也是,即便承載了沈沈的悲傷,聽來卻絲毫沒有任何重量。
在接續的〈Kyoto〉中她這麼唱著,「我渴望看遍這世界,所以我飛越了海洋,但最終我改變了主意」。對比充滿律動感的編曲,她在幾句看似平凡的歌詞中,刻劃出夢想被實現後的空虛和抽離感。專輯同名曲〈Punisher〉有著優美的旋律、朦朧的氛圍,是 Phoebe 向已逝歌手 Elliott Smith 的致敬。懲罰者,她是這麼稱呼自己的,一個不顧他人感受只顧滔滔不絕表達自己看法的人;而 Phoebe 想像自己若有天能和 Elliott Smith 相遇,肯定就會變成懲罰者,無法控制地向他吐露出對他的仰慕之心
她太瞭解自己了,以致於輕而易舉地就將平時難以言喻的感受,濃縮在幾句簡單的話語中;她太熟悉何謂悲傷了,所以不求憐憫、不求理解,只是把日日縈繞在心上的哀愁寫成看似若無其事的文字。她的音樂精湛地捕捉日常生活中一個個畫面,透過幾個音符與和弦,流淌過你我的身體;宛如公路電影中,獨自一人馳騁於被夕陽染橘的荒涼大路上,有點寂寞、有點哀傷,卻也同時伴隨著窗外美不勝收的景色。
I hate living by the hospital
The sirens go all night
I used to joke that if they woke you up
Somebody better be dying
—— HalloweenPhoebe Bridgers
Phoebe 筆下的憂鬱總是有著溫柔的弧度,並摻雜些許幽默的色彩。〈Halloween〉是關於一段已逝去的感情,編曲中若有似無的呼嘯聲,讓整首歌籠罩著鬼影幢幢的氛圍。「我曾開玩笑地說過,如果救護車的鳴笛聲將你吵醒,那最好真的有人要死掉了」,她一邊開著不入流的玩笑、一邊用淺淺地歌聲輕描淡寫著失戀與心碎。她口吻太過蠻不在意,恍惚之間,悲傷就已悄悄滲入身體中,不知不覺便被其淹沒;大概是因為,難過的情緒越是看不清,越是像鬼魂一樣揮散不去吧。
「這是一張關於『哭泣』與『感到麻木』的專輯」,Phoebe 為專輯下了這麼一句註解;而你也能聽到她急欲地想從麻木中尋得一絲感受。〈Chinese Satellite〉是她試圖去相信自己曾漠不關心的信仰,相信人死後真的能和所愛之人團圓。她難得熾熱的嗓音,乘著越發澎湃的樂器編排,更加凸顯她多麼渴望這是真的。〈Moon Song〉和〈Savior Complex〉互相呼應,展現了她的救世者情結,總是毫無節制地奉上自己的愛,即使傷痕累累也要拯救愛人。「像隻銜著死掉鳥兒的小狗,站在你家門前」,她是這麼形容自己的;然而,沒有人會想收到一隻死去的鳥兒,就如她雙手捧上的愛,只是一廂情願罷了。
〈ICU〉是關於與鼓手的舊情,在不斷躁動的鼓點之下,Phoebe 拾起了這段心碎卻也值得紀念的回憶。她唱道,「每當我感到快樂時,我就會覺得這會是最後一次」,大概就是因為這樣,她才會奮力地記住每個瑣碎的情緒,才不至於忘記自己曾經有過這些情感。我想,這些都是她感知生命的方式吧。每一幅閃過窗外的景色,都被她定格成供人細細品味的瞬間;儘管平凡無奇,卻仍能一次次的重擊著心臟。也正是因為平凡無奇,就如你我的人生,才如此扣人心弦,讓人從中拼湊出自己生命的輪廓,並在感傷之際彷彿被人理解般,得到安慰。
When I get back I'll lay around
And I'll get up and lay back down
Romanticize a quiet life
There's no place like my room
—— I Know The EndPhoebe Bridgers
〈Garceland Too〉中能看見 Phoebe 和她的朋友們,嗑著搖頭丸,並感覺到了難得的放鬆和自信。斑鳩琴、吉他、弦樂,整首歌瀰漫著鄉村氛圍,彷彿洗盡悲傷,只留下愜意和從容。而專輯的最後一首歌曲〈I Know The End〉,將安靜和喧鬧的衝突感表現在歌曲中,一半是輕柔地民謠、一半是瘋狂的搖滾,將整張專輯裡那若有似無、縈繞心頭的悲傷,一次性地湧現。Phoebe 在宛如末日的天際下,看著世界逐漸崩解的畫面、也看著車窗外呼嘯而過的景致。這是專輯的結尾。也是旅程的終點。
我曾在聆聽《Stranger in the Alps》的過程中,被一首首令人壓抑的歌曲搞得昏昏欲睡;然而,《Punisher》從頭到尾都緊緊抓住我的注意力。這張專輯延續了她上張專輯的調性,輕柔的民謠與歌聲,以及一如既往瑣碎卻深刻的歌詞。不過,她在保留了上張專輯特質的同時,加入了令人振奮的元素;例如,〈Kyoto〉和〈I Know The End〉中激昂的法國號、〈ICU〉中宛如奔馳般的陣陣鼓點、以及〈Chinese Satellite〉中那使我眼眶濕潤的動人歌聲。
《Punisher》是一場悄然無聲的旅程,唯一震耳欲聾的,是心底洶湧著的情緒,難以言喻。也許,我們並不是真的麻木;也許,我們只是過於害怕,才總是無所適從;也許,只要撐過難熬的時刻,就能迎來最終的美滿。誠如 Phoebe 在〈Garceland Too〉中唱著的,「她咬牙撐過了一切,才得來這個瞬間的快樂」;所有的麻木和抽離感,大概都是為了讓自己撐過那些難以承受的痛苦。我們永遠不會知道,在終點等著我們的是末日或是樂園,但也許在這平凡無奇的憂鬱之旅中,只要盡我們所能地捕捉旅途上的日常景致,終能拼湊出生命那不盡完美、卻值得慶祝的輪廓。
推薦曲目:〈Kyoto〉、〈Chinese Satellite〉、〈Moon Song〉、〈ICU〉、〈I Know The End〉